為促進和推動法規標準在行業的應用,助力服務市場開拓、產業結構調整、行業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及全產業鏈供應。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以下稱“中乳協”)于6月8日,召開了“第三屆法規標準技術委員會(以下稱“法標委”)成立線上會議”。來自我國法規標準主管部門的領導、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內外資大中型乳品加工骨干企業以及機械、包裝、輔料等全產業的法規標準專業人員200多人參加了會議。國家風險估評中心副主任樊永祥、國家衛健委食品司原副司長、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張志強出席會議并講話、國際乳聯中國國家委員會名譽主席、中乳協原理事長宋昆岡、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出席了會議,會議由協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秘書長劉超主持。
會議通過了新一屆法標委的工作制度,總結了多年來中乳協為推動完善健康我國乳品的法規標準以及政策,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所做的貢獻;宣讀了新一屆法標委主任委員和副主任委員的決定,并初步討論通過了本屆委員會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內容。
國家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樊永祥對我國乳制品行業法規標準的歷史沿革做了介紹,對現行法規標準體系構成進行了講解,并強調要重視標準發布實施后的評價和調研工作。
國家衛健委食品司原副司長、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張志強在講話中指出:多年來乳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食品安全質量有了更高的保證。做好標準法規工作是行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中乳協成立的法規標準委員會,在標準方面是大有作為,大有可為的。在乳品產品的研發方面,張志強建議應根據消費市場新的需求制定研發方向。
有著三十余年乳業法標工作經驗并參與了多項行業標準法規和政策課題的協會原理事長、IDF中國國家委員會名譽主席宋昆岡指出,法規標準工作至關重要,協會的法規委在乳業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經受住了考驗。為規范行業有秩序的健康發展、科技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是一部有著里程碑意義的產業政策。他希望新一屆法規委積極參與國家有關部門制定標準工作,深刻表達行業意見,為規范行業發展,維護企業和消費者權益服務。
劉美菊在致詞中談到,第一屆法規標準技術委員會成立于2008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在各主管部委的正確領導和信任下,在各位專家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協會參與制定了乳品安全標準、質量標準、工藝標準、特種乳等國家、行業和團體標準30多項。她指出,本屆委員會成員陣容非常強大,實力雄厚,專家們積極參與標委會的工作,以促進我國乳業法規標準更科學、更嚴謹地發展。
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姜毓君在談到標準工作的體會時說道:一法規標準建設對乳制品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二乳品行業對標準法規需求特別迫切。近幾年,國家先后出臺了很多產品標準、生物標準、原料標準、生產規范標準,由于行業快速發展,產品種類不斷更新,法規標準要不斷完善來適應行業快速發展。三得標準者得天下。一些政策標準尺度的寬嚴,對產品質量的安全影響很大,對行業發展影響也很大,所以法規標準工作非常重要。
黃海豐副秘書長在會上介紹了第三屆法規委未來工作計劃和目前行業標準制修訂情況。主要內容包括:制定乳制品行業標準體系及框架,歸納梳理行業現行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情況;結合行業實際生產經營需求,總結缺失及需要修訂的標準目錄,提出相應國標、行標、團標制修訂計劃;研究行業潛在風險點,提出應對方案;研究乳制品行業發展狀況及相關政策需求,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積極開展新頒布法規標準的宣貫工作等。
會議中,部分委員就當前法規標準熱點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伊利集團法規標準總監李琴做了《企業標準化工作的創新探索與運用實踐>的報告;蒙牛集團法規事務高級經理劉魯林做了《持續卓越蒙牛質量文化,達成蒙牛產品世界品質》的報告;飛鶴法規總監張亮做了《法規標準持續完善,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報告;雀巢大中華區法規與科學事務負責人、副總裁孫偉做了《對我國乳制品法規標準體系的思考與建議》;光明乳業法規部部長張鋒華做了《構建可持續的乳制品工業標準體系》的報告;君樂寶法規經理周興兵做了《完善合規保障能力助力企業創新發展》的報告;三元技術法規經理張國鈺做了《完善標準體系建設堅守三元好品質》的報告。
會上,確定第三屆法規標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由協會副秘書長黃海豐兼任,協會法規部主任岳增君兼任秘書,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姜毓君、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毛學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姚粟等12位專業人士出任法規委副主任委員。